诚信指数 0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首页
公司介绍
产品列表
企业新闻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行业信息
嘉福大件物流运输上海分公司
上海爱文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劳务派遣
上海展旭-上海二手车回收、二手车免费评估
您现在的位置:上海亦辰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上海堵漏工程承接
发布日期:2009-08-11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图为:石首建筑防水工在精心施工

  图为:名副其实的“玻铝经营之乡”

  图为:浠水窑炉工正在施工

  图为:沼气产业蓬勃发展

  图为:襄阳区程河镇成了柳编之乡

  图为:鄂州金刚石刀具荣获湖北省产品

  图为:团风县钢构技工培训如火如荼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冲击,进一步推动我省城乡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2007年评选“建筑鄂军”、“荆楚印刷工”、“湖北海员”等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批“十大劳务品牌”基础上,今年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十大劳务品牌”评选活动,从各地报送的20多个地方劳务品牌中,确定了“石首建筑防水工”、“浠水窑炉工”等劳务品牌为湖北省第二批“十大劳务品牌”。

  石首建筑防水工

  石首市“建筑防水”业起源于1986年的南口镇上官洲村,目前已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从业人员12.3万人,年创劳务收入23亿元。2006年9月,石首市被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建筑防水之乡”称号。

  为做大做强“石首建筑防水工”劳务品牌,石首市成立了劳务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每年投入200万元资金用于品牌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以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社会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建立了2家建筑防水专业实践操作公共实训基地,同时,在16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建筑防水实训基地,培训专业主要有防水材料生产、防水工程施工、防水效果检测、防水应急外理等。每年培训普通建筑防水从业施工人员1.8万余人,培训建筑防水企业技术骨干3500余人,培训创业建筑防水行业老板约1200人。

  近年来,“石首建筑防水工”先后完成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隔河岩电厂大坝、武汉长江隧道等重大工程的防水施工。建筑防水业务已延伸到日本、韩国、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

  建筑防水还为当地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创业人士,据统计,石首市外出创业人员已超过3.2万人,其中,资产超过亿元的7人,资产超过5000万元的36人。

  阳新鞋匠

  阳新县民间历来就有制鞋、描鞋样、纳鞋底的传统。目前,阳新县从事制鞋业的务工人员达9万余人,年创劳务收入17余亿元。“阳新鞋匠”主要分布在温州、东莞等地。为提高“阳新鞋匠”的市场竞争力,县劳动保障部门把县就业训练中心、电大职业教育中心等定点机构作为“阳新鞋匠”培训基地,加大资金投入,添置教学设备,制定鉴定标准,并对参加“阳新鞋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免费职业介绍、免费技能鉴定,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农民补助生活费,不断提高“阳新鞋匠”的劳动技能。

  近年来,“阳新鞋匠”的职业技能培训率达到90%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达到95%以上。县劳动保障部门还在“阳新鞋匠”较集中的温州、东莞等地设立劳务服务站,收集用工信息,推荐他们就业,搞好就业服务。“阳新鞋匠”的吃苦耐劳、诚实厚道的形象深受当地企业的欢迎,在江浙一带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监利玻铝商

  “监利玻铝商”以监利县网市镇为代表,辐射周边的龚场镇、周老嘴镇、新沟镇等地,从事玻璃铝材行业的人员超过5万人,遍布全国以及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国家,是名副其实的“玻铝经营之乡”。

  据统计,全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资产过亿元的有3人,过千万元的有上百人,过百万元的有上千人。每年劳务收入13个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以上。

  近年来,监利县大力实施劳务品牌战略,以品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品牌推动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外取得成功的“监利玻铝商”陆续回乡投资,倾情捐助乡村公益事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当地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在“监利玻铝商”的大力资助下,现在网市全镇各村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该镇外出人员支持家乡兴办公益事业的捐助资金每年达500余万元,为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浠水窑炉工

  浠水窑炉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受益于“国家科教扶贫项目”的支援,在西北设计院专家的指导下,生产传统的隧道式陶瓷窑和砖瓦窑。目前,全县窑炉从业人员达到4.2万人,年创劳务收入达到10亿元。

  为发挥窑炉品牌的带动作用,浠水县劳动保障部门在洪山工业园建立了窑炉工培训基地,为窑炉企业提供了大量技术过硬的“窑炉工”。

  近年来,浠水窑炉人承建各类大型建设项目千余个,其中包括大批重点工程,如武钢1号、3号、4号高炉改造工程、山西焦化工程、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砖厂、河南省长葛市高压电器厂,山西平庄矿务局煤矸石空心砖项目等,工程项目优良率达到百分之百。

  目前,浠水县共有窑炉材料制造、机械制造等规模以上配套企业79家,年实现产值60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70%,其中,浠水劲马陶瓷机械多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全国窑炉机械的龙头企业。窑炉企业先后被国家和省部级授予“中国高新技术与专利技术商品博览会金奖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世界窑炉在中国,中国窑炉在湖北,湖北窑炉在浠水”的美誉。

  恩施沼气工

  恩施州以沼气池建设为载体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成效和经验,被国家农业部称为“恩施模式”,是全国农业循环经济十大示范点。2003年以来,全州新建沼气池40.4万口。2006年至今,全州已累计输出3.14万名沼气工,年创劳务收入12亿元以上。

  为做大做强“恩施沼气工”劳务品牌,提高竞争力。近年来,恩施州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沼气建设的投入和新农村建设机遇。2003年至2008年,全州累计投入沼气建设资金2.8亿元,带动农户投入资金达10亿多元。

  2007年,“恩施沼气工”获得全省沼气工技能大赛名;2008年4月,国务院领导对恩施沼气建设进行了考察调研;2009年,“恩施州生态家园户用沼气池”项目获联合国批准,注册为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

  松滋沼气工

  目前,松滋市建设了农村沼气池8.9万口,占农户总数的52%,沼气受益率达100%。从2006年至今,松滋市向外输送沼气工达4万人次以上,“松滋沼气工”遍布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10个省(市),年创劳务收入10亿余元。

  近年来,松滋市劳动保障部门大力打造“松滋沼气工”劳务品牌。为提高品牌竞争力,以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为沼气工理论培训基地,以农广校、乡镇能源服务站为沼气工实习基地,定期聘请华农教授授课。对参训学员免收学费,职业技能鉴定和年审费,免费提供技术资料。

  劳动保障部门还组建松滋沼气协会,把沼气技术人员组织起来;注册松滋沼气工,走品牌发展之路;建立培训基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沼气技术人员,确保每年培训沼气工500人次。

  襄阳柳编技工

  襄阳区程河镇的柳编生产和编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柳条面积达2万亩,柳农5000余人,编工3.5万人,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年创劳务收入7.3亿元,是全国三大柳编生产基地之一,原省委书记贾志杰亲题“柳编之乡”。“家家是工厂、人人是编工”是柳编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程河镇把打造柳编劳务品牌、发展柳编劳务经济作为强镇富民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力扶持柳编企业,帮助协调解决中长期贷款,扶持农民从事柳编种植生产加工;并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建立了28个柳编劳务基地。

  为提高柳农编工的技术,满足柳编企业的要求,襄阳区努力打造了一大批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吃苦耐劳的编工队伍。把握市场走向,聘请各地柳编技工授课,让外地技术与本地传统工艺相结合,为产品抢占市场奠定技术基础。

  为搞好就业服务,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襄阳柳编”务工台帐,实行网络管理,开展求职登记、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一条龙服务。为解决“襄阳柳编”的后顾之忧,襄阳区建立了输入地与输出地双向互动管理办法,积极热情地为外出务工的“襄阳柳编”搞好维权、就医、子女上学、留守帮扶等服务。

  天门草编技工

  天门市胡市镇耕地面积44759亩,水稻复种面积60000余亩,稻草年供给量达48000吨。30多年来,胡市人凭借稻草编织的传统手工优势,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闯出了“稻草变黄金”的探索之路。

  全镇拥有“加花包”机1014台、织垫机72台、绞绳机3144台、普通织包机8728台,年加工和销售出口型“加花包”300万个、大小草垫172万条、草绳12000吨、普通包6200万条。全镇从事草编加工人员3.6万多人,年创产值7亿元。

  为扩大草编市场规模,提高草编制品的影响力,天门市政府出台奖励政策,广泛组织劳务输出,鼓励有经验、有市场头脑的劳务人员走出去,创办市外草编营销基地。目前已在全国建立草编加工及营销点68个,吸收从业人员达16000人,大大增强了“天门草编”的知名度。

  目前,天门市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建立草编原材料、销售渠道的信息网络,对草编业主进行整合,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加大草编工业园建设,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建设成“湖北大草编市场”。

  鄂州金刚石刀具工

  金刚石刀具是对各种石材、陶瓷、耐火材料及道路进行切割的主要产品。鄂州市金刚石刀具于1983年起源于鄂城区燕矶镇。目前,鄂州市有金刚石刀具企业100多家,并在全国各地以及俄罗斯、东南亚、日本、韩国和中东地区兴办金刚石刀具企业及销售网点660多家,从业人员8.3万人,年创劳务收入25.5亿余元。

  为提升“鄂州金刚石刀具工”的品牌竞争力,近年来,鄂州市政府不断加大对金刚石刀具产业的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开发和产业项目建设的投入,建立了专门研究机构,组建了金刚石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了金刚石刀具专业技能实训基地,累计培训“金刚石刀具工”42000名。同时,投资2亿元建成了鄂州(燕矶)金刚石刀具城。目前,鄂州市金刚石刀具系列机械设备达3000万台套,生产品种达130多个,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2005年,鄂州市金刚石刀具荣获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和湖北省科技创业明星企业。2006年,鄂州市“昌利牌”金刚石刀具荣获湖北省产品,被认定为湖北省商标。2008年,省政府把鄂州市金刚石刀具产业纳入全省39个重点集群。

  洪湖司机

  “洪湖司机”主要依托洪湖市新堤机动驾驶员培训学校和市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发展起来。累计培训驾驶员4万多人,其中3万余人分布在珠三角的深圳、惠州、东莞、广州等地,从业者年均收入4万元左右,年创产值12亿元。

  近年来,洪湖市加大对“洪湖司机”劳务品牌的扶持力度,对购车外出从事运输业务的务工人员,适当放宽贷款限制,延长贷款期限,累计办理购车贷款6000余万元。每年组织交警部门到广州、深圳、东莞等“洪湖司机”的输入地,集中开展汽车检审等工作。为加强“洪湖司机”品牌的推广,劳动保障部门加大培训力度,严把质量关,努力提高“洪湖司机”的技能。每组织一批人员输出,劳动保障部门就在输入地建立联络小组,为子女上学联系就读学校,协助处理与出租车公司的承包纠纷,维护“洪湖司机”的合法权益。“洪湖司机”凭着过硬的技术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赢得了各地出租车公司信任。深圳大华出租车公司党委书记陈建辉说:“从洪湖老区来的打工人员在深圳最能吃苦、职业素质高、技术过硬”。

  近年来,“洪湖司机”纷纷回乡投资创业,带动了一大批家乡人就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挥洒着辛勤的汗水。

  团风钢构技工

  钢结构产业是团风发展的优势产业,在团风工业园落户的钢构企业达18家,投资规模突破42亿元。全县钢结构产业集群可年产各类钢结构制品96.2万吨,用钢量过100万吨,年可创产值83.5亿元。其中“钢构技工”3.5万余人,遍布武汉、北京、江苏、上海、东南亚等地,年创劳务收入12亿多元。2007年团风工业园被命名为“中国中部钢结构基地”。

  近年来,团风县坚持“人才、规模、品牌”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钢构企业的龙头作用,注重打造特色劳务,以建立长期劳务协作关系的地区、行业和企业为重点,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钢构技工技术培训,着力铸造“团风钢构技工”劳务品牌。

  为提高“钢构技工”的技术能力,县劳动保障部门以县就业培训中心、县职业高中为依托,建立“钢构技工”转移培训基地。自2006年3月以来,共举办了120余期“钢结构技工”培训班,截止目前已有1.8万余人结业并取得了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

  目前,团风县钢结构产业已纳入省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并被省建筑业协会授予“楚天建筑之乡”称号。品牌效应已逐步显现,“钢构技工”已成为团风的“就业名片”!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上海亦辰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沪青平公路3935号   
联系人:杨帆   电话:021-39292420   手机:18016299620   传真:021-39292357-808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